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农村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和载体,担负着联系青年、组织青年、团结青年的重要任务。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优化、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团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和工作对象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团组织建设带来了机遇险和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共青团工作,我们对全镇各团支部进行了走访调研,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农村团组织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 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现状
1、农村团员流动性强。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传统农业主导地位减弱,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培训更加符合市场需要,使得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团员青年涌向城市。从我镇目前情况看,全镇共有14—35岁青年4692人,其中35岁以下的外出劳动力2348人,分别占全镇劳务输出和团员青年的44.1%和50%,外出劳务收入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强。农村青年的多方流动,使农村团组织有形式无内容、有组织无对象,农村团员青年游离组织之外,许多农村团组织成为空壳团支部,团组织固有的工作体系已很难以有效的覆盖青年。
2、农村团干部配备难。由于团员青年流动性强,在家的青年少之又少,根本没有合适的团支部书记人选,有的村为了凑数,年过40的老党员也来充当团支部书记。就拿我镇来说,全镇27个村30岁以下的团支部书记仅2人,31——35岁以下的14人,最大的47岁,最小的28岁,平均年龄36.8岁。长年外出的团支部书记11人。
3、团组织活动不正常。由于在家团员青年少,团干部基本上是“矮个里面挑高个”,能力有限。个别有能力的,因为兼任村书记、主任、民兵连长、调解主任、计生联系员等多个职务,在具体工作中力不从心,导致“三会一课”制度、团费收缴制度、发展团员等工作不能很好地依制度办事,有的甚至好些年没有开过一次会、没有一个团员发展、没搞过一次活动、没有团费收缴,团组织形同虚设。
4、团组织凝聚力不强。由于没有活动开展,听不到团的声音,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微弱,对优秀青年没有吸引力,另外市场经济的大潮冲淡了优秀青年向团组织靠拢的意愿,就是入党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吸引力。团组织失去了应有的向心力、凝聚力,团员失去了那种荣誉感和自豪感。
二、原因分析
导致农村团组织松瘫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团员流失严重,意识不强,团员队伍锐减。大部分中学生毕业回村不转团组织关系,女团员婚嫁不转团组织关系,外来务工人员不转团组织关系,造成团员严重流失。大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经商,好多团员从学校毕业之后就没交过团费,没参加过团的活动,对团员的身份已经很模糊,在村入团人员廖廖无几,个别青年在参军时搞突击入团。
2、团干部队伍不稳定,缺乏做团工作的激情。受利益驱使和生活所迫,一批素质好、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团干部纷纷外出打工经商,在家的团干部要不因身兼数职,无暇顾及团的工作;要不因年龄大、缺乏对团工作的激情。
3、团的活动缺乏资金,无人员,缺乏凝聚力。团组织要通过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开展活动需要人才和一定的经费,因为留在家的大部分是386160部队(妇女、儿童、老人),活动经费要向部门企事业拉赞助或者向党组织伸手,搞起活动来畏首畏尾、小打小闹,难成气候,达不到活动的预期效果。
三、对策和思考
针对上述现状和问题,只有更新观念、创新方法,才能使团组织适合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在组织设置、团干选拔、活动机制、服务方式上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服务青年、联系青年、引领青年。
1、加强流动团员管理,夯实团组织基础。一是建立长期联系制度。利用春节在外青年回乡的有利时机,抓好外出青年登记工作,了解外出青年的去向、职业、联系电话。现在各村都配备了电脑,各村团支部可探索利用现有资源,创建QQ群、开通农民信箱、手机短信群发、聊天室、网上论坛等网络工具,及时将村里的情况向在外青年汇报,在外青年也可将务工期间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及时将工作变动情况向组织反馈。二是抓好毕业生团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一部分继续升学的学生及时将组织关系转往就读的学校,另一部分不再上学的毕业生,一毕业就外出务工,游离在团组织之外,成为学校不管、村团支部管不到的浮动团员,要与学校做好毕业生团员的组织衔接工作。三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如今外出的青年,以在企业务工居多,并且他们的流动性大,为此团组织必须积极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按照“全面整合资源、努力扩大覆盖、充分服务青年”的要求,把握团建创建主题,在农村团组织中探索多元化建团模式。若企业已建有团组织的,可将关系迁到企业,若未建有或无条件建团组织的,可尝试建立企企联合、村企联合、社(区)企联合、行(业)企联合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团支部,实现团组织全覆盖。
2、加强后备干部选拔,提高团干部整体素质。明年是村两委换届之年,各乡镇也陆续开展了村级后备选拔工作,建议在选拔过程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鼓励更多的30岁以下的团员青年参加自荐,对于政治素质好、有能力、群众公认的优秀青年,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面给予倾斜,为选拔团干部工作打下基础。在村干部交叉兼职中,建议团支部书记同时兼任村主任助理,通过参与村级主要事务的处理,提高团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村主职后备干部埋下伏笔。
3、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团组织凝聚力。一是深化新型农民培训。对接我市“2+6”产业用工特点,加强与各用人单位、中介机构的联系,通过“菜单式”培训,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缓解我市用工难题,更好地促进产业集聚。二是推进团的活动正常化。积极推行团务公开、团员评议、团员青年恳谈等各种团内民主形式,努力维护和保障团员青年的知情权、建议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积极推行“团员天天服务计划”、“团员设岗定责”、“团员联系青年制度”等有形化的做法,为团员青年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展示形象的平台。三是着力解决团员青年的民生问题。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主动关心团员青年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做好一人一事的服务工作,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使团员青年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使团组织成为一个强大的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