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江山市委主办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天气预报:
 2月23日:多云 9-17℃ 微风     2月24日:多云10-18℃ 微风    2月25日:阴 11-20℃ 微风      2月26日:多云 11-22℃ 微风       2月27日:阴有小雨 10-18℃ 微风        2月28日:小雨 8-14℃  微风
网站首页工作要讯基层动态文件资料特色推荐青年卡服务专区 青联青企协 品牌工作调研工作图片报道视频播放青年留言
关于推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共青团江山市委  发布时间:2008-9-3  点击数:733
   农村青年始终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希望所在,充分认识调动和发挥全省1600万 农村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既是农村青年自身致富 奔小康的强烈愿望,也是我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在长沙、湘潭、怀化等部分市对近年来团省委开展 的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实施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表明,推动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深入发展对解决我省三农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我省实施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的基本情况

    1、一大批农村青年通过使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不但自己实现增收成才,而且 由此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为了给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1999年以来,团省委、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共同组织 实施了以培养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目标的湖南省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 工程,计划“十五”期间在每个县市区培训3000名,全省共培训40万名青年农民。到目前为 止,全省共有3批26个县市实施了这一工程,今年下半年还将新启动实施16个县。近两年来 ,完成了40多个培训项目,培训青年农民4万多人,目前还有在训学员5万余人。通过培训, 95%以上的学员掌握了1门以上的农业实用技术。我们在6市调查的情况说明,一大批农村青 年通过使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不但自己实现增收成才,而且由此成为广大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湘潭市红旗农场盘山工区青年何鹏,1999年30岁时以2头奶牛创办远山乳业有限公司,到200 3年已建有6个奶牛养殖基地,培养了奶牛养殖大户40多户,共养奶牛近400头,公司已累计 实现利税600多万元。他采取“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带动了周边500多农 户发展牧草种植和奶牛养殖,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临湘市源潭镇黄盖村19 83年开始就有黄鳝人工养殖,但因效益问题到90年代末期,人工养殖黄鳝在当地已近绝迹。 1998年27岁的青年农民黄数雄与表兄在本村建了10个网箱尝试无土养殖黄鳝,两年后获得成 功,带动了周边大量农民从事网箱无土养殖黄鳝。现在该村无土养殖黄鳝的网箱数量已增长 到10000多口,整个源潭镇20000多口,年产黄鳝800多吨,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净利润210 0多万元,可使全镇人均年增加纯收入1370多元。黄鳝养殖已成为当地很多农户的主要收入 来源。据统计,长沙衡阳两市自2000年以来在花卉苗木栽培和养殖行业共培养了413名县级 以上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直接带动了14万户农民从事相关产业,其中有36320户农民是以相关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2000年以来,围绕靠什么致富,全省各级团组织共培养了县级以 上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3万余人,通过他们的示范、引导和帮助,辐射带动了全省100多万农 村青年增收成才,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科技兴农和产业化兴农的步伐,促进了全省“三化”进程。

    2、以青年为骨干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推动农产品标 准化生产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近年来,我省各地在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逐步出现的一些诸如果树协会、养鸡协会等农村青 年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使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自觉联合起来,为改变农业弱质农民弱势地位发挥了很好地作用。比如湘潭县石潭镇刘启安生猪交易所,交易所共有成员近200名,均为 贩运生猪的农民,成员依据个人经济实力不同,或以车辆入股从事运输,或者专门在农村从 事生猪收购,或者专门负责开拓市场,组成生猪贩运联合体。交易所现有10辆大车负责将生猪从交易所所在地湘潭县运往终端市场广东等地,17辆拖拉机专门负责将生猪从本地农村运至交易所,100余名信息员散布在湘潭、宁乡、湘乡、浏阳等地农村组织货源,另有2人常住广东负责销售,平均每天要向广东销售800头左右生猪,不但使交易所200名成员因此有比较 稳定的经济收入,而且在较大范围的农村带动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使大批农民增加了收入 。目前我省农村已有大批诸如此类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2年 ,常德、长沙和衡阳三市农村共有生产和流通专业协会566家,会员5.5万户,带动77万户农民从事相关产业,其中有27.2万户农民是以相关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这些协会一般由专业大户牵头,以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为基本力量,是农民在生产、营销、储运、科研等领域自 发组织的联合体,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一方面对农民进行产品质量和 市场信誉约束,既使农民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利益基础上的相互依存,又使农民的产 品具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形成品牌进入市场,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为农民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产业化经营,抵抗市场风险追求最大利益,推动农 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中方县桐木镇湘珍珠葡萄协会,现有会员117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86人,协会以统一品牌直接带动1877户农户种植湘珍珠葡萄,户均葡萄 收入5000元,其中1240户以葡萄为主要收入来源。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而1877户葡 萄种植户人均纯收入则达3700元。

    3、大量农村青年通过外出务工为我省农村完成观念转变以及技术和资金的原始积累,推动当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我省农村劳动力共计2870万人,可转移的富余劳动力在1000万以上,每年都有大量农民离开 居住地外出务工,其中80%以上为35岁以下青年。他们为我省农村完成观念转变以及技术和 资金的原始积累,推动当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了很好的积极作用。据长沙衡阳两市统 计,2000—2002年两市农村每年约有101万外出务工人员,其中84万为35岁以下青年,每年 输回两市的资金达21.1亿元。据嘉禾抽样调查,截止2002年底,该县有8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占全县劳动力总数22万人的1/3,直接经济收入4.8亿元,可使全县人均纯收入提高1665元 。该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投资2.8亿元,创办各类企业9850家,创造就业岗位4.8万个,年创产值9.8亿元。

    二、关于当前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工作的思考

    1、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科技支撑是农村青年增收的前提条件。一般的多数 农村青年因为仍只能从事传 统的农业生产,增收十分困难。处于起步阶段的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也还有诸多困难,其中 尤以原始投入不足为甚。农村信用社贷款程序繁杂而且难度很大,信用贷款的发放范围和贷 款额度都很小。经过层层审核拿到了相应信用证的农户都有了一定积累很少需要贷款,而需 要贷款的农户要么没有信用证,要么信用额度太小没有用。一般而言,农村信用社为农户提 供的信用贷款都在5000元以下,额度都没有超过农户自己的筹资能力,比如拿到2000元信用贷款证的农户,其自我筹资能力也在2000元左右。一般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原始投入只有靠 自我积累和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月息是1—1.5%,利息高而且渠道有限。比如,岳阳县柏祥镇29岁的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李海东,现在年出栏生猪6000头,但1997年开始养猪时,是通过向亲朋好友借稻谷再把稻谷卖掉筹措资金的。

    据专家推算,如果农产品进口配额全部兑现,将直接导致我国2500多万农民失业,平均每个放弃生产的农民收入损失将超过1500元,全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损失超过120元。这说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存有很大差距。由于对潜在效益和风险估价能力存在缺陷,也由于现实抗风险能力差,农民一般不会为了潜在的效益在使用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上 投入自己有限的财力。因此,充分认识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在推广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方面的困难,减少他们追求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潜在效益的风险,从而带动更多农民面向市场,依靠科学,走产业化兴农和科技兴农道路,对于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尽快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我们向现代农业过渡、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解决的关键之一。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农民还原为一个个独立的自然 经济体制,成为弱势阶层,不具备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讨价还价保护和拓展自己利益的能力。就全省而言,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数量不多,规模小 ,尚无全省性的组织,更无全国性组织;活动资金匮乏,协会活动经费仅靠会员入会时一次性交纳的几十元会费,还不够召开一次会员大会,活动方式简单后劲不足;在国家经济生活中法律地位不明确,目前我省依法登记的行业协会只占全部协会的10%左右,而且有的在民 政部门注册,有的在林业部门登记,服务监管主体不清。由于缺少与市场联系的中介,大部分农村青年还游离于大市场之外。20世纪60年代,法国为了解决小农经济问题,在全国建立了3100个农业信贷合作社,7200个供应和销售合作社,1.4万个服务合作社,法国农民通过 这些合作社实现了大联合,20年间使法国农业生产率提高了3倍。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验,大力扶持一批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现有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水平,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使农民在追求最大市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大联合,对我们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具有十分现实的积极意义。

    3、加大正规培训和就业指导是加速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稳步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措施。我省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是通过亲缘、人缘 和地缘关系寻找工作,绝大部分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没有技术,缺少就业指导,一般都是 从事高强度低报酬的体力工作。这种未经培训并以个体流动为主要形式的劳务输出方式不利于农村青年获取最大劳务收益,影响了我省劳务经济的发展。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 2001年和2002年经过正规培训有组织输出的务工人员仅分别为9.3万和12万人,只约占全部务工人员的1.6%和1.8%,全省每年劳务收入400亿,还不及江苏省一年劳务收入2000亿的1/5 。据衡阳市统计,2000—2002年全市127万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中,只有5.63万人经过正规培 训,28.18万人是有组织输出的,分别仅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4.4%和22%。对芷江侗族自治县杨公庙乡和麻阳苗族自治县岩门镇近年外出务工情况进行的统计说明,地缘条件差的地区 这个比例更低。2003年两个乡镇29个村共有2740人外出务工,其中经过正规培训有组织输出 的只有109人,约占全部外出务工人员的4%,人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人均月收入为6 09元,有418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这就是说大部分民工除掉生活费用外,基本上就只剩下 往返的路费了。为了多积攒一点钱,很多民工几年都不回家。

    2000年以来,团省委按照先培训后输出的思路,利用团属培训基地尝试推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转移,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主要做法是通过各级团组织组织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 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到团属基地进行两年培训(一年课堂学习一年企业实习),学费及培训期间生活费全部由基地垫支,学员就业后从工资收入中偿还。三年来所招三批150名学员已 全部在非农行业就业,学员工资收入及偿还费用情况都很好。150名学员已还清各类费用38. 92万元,占全部费用54.255万元的71.74%,预计今年内即可达到90%以上。由于缺乏政府资 源支持,此项工作规模还很小。但依托各类劳务型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和社会中介组织,以培训促进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既可帮助农村青年通过实践积聚资本、转变观念和提高管理水平,为自主创业打好基础,又可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利用产业自然进化过程进入非农 产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显而易见。

    三、下一阶段推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工作的基本思路

    基于上述调查和思考,我们认为,在今后比较长的阶段内,全省青农工作应坚定不移地围绕 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这个主题开展工作,具体思路是,以提高农村青年素质为核心,以科技培 训为主要手段,以农村青年中心建设为突破口,抓好三项主体工作,推动我省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

    农村青年中心是指在城乡基层团委的领导和指导下,以35岁以下团员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服务手段,以服务青年成长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区型青年组织。青年中心的特点是通过理事会或会员制形式,不需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直接根据团员青年的不同 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它的规范化建设标准包括七个方面内容,即有一个具有巨大包容性和亲和力的社区型组织;一个管理骨干(主要是大学生志愿者);一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阵 地;一个至少包括一部电话、一台计算机、一台电视机,拥有卫星接收设备和互联网接入线 路的网络平台;一套项目,易于为青年提供便利服务的一个以上产业服务项目和其他服务项目;一个权利和义务明确的章程和一个统一的形象设计。团省委计划2004年5月底以前 重点指导建成第一批青年中心,现场推进 全省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工作。2004年底以前,实现全省所有市州30%以上的县都有农村青年中心。依托农村青年中心进一步推动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工作。

    1、以推动农业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加大对农业生产领域的青年的科技培训力度,培养一大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通过集中办班、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示范指导、技术服务和资金扶持等各种形式对青年农 民进行技术培训,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培养10000名县级、1000名市州级、100名省级优秀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带动10万户科技兴农和产业化兴农二级示范户,从而推动广大农民更 新观念,自觉利用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村经济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

    2、以推动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为目标,加大对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的培训 ,加快农民组织进程。

    依托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青年产业活动中心,通过培训骨干、活动交流和活动经费支持,利用2至3年时间,在全省扶持建立起10个以上省级、100个以上市州级、300个以上县级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村青年推广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提供信息、技术 、营销服务,带动广大青年农民走科技兴农、产业化兴农之路,推动农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步伐。

    3、以推动劳务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大对务工青年的培训力度,帮助农村青年提高非农劳动技能。

    推动建立务工青年联谊会,加强与务工青年沟通,帮助务工青年提高素质解决困难;举办各类外出务工青年恳谈会招商会,动员务工青年返乡创业;依托现有团属劳务型职业技术培训 基地和社会中介组织,依照已有方式(垫付学费或名费)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培训,大力推动订单式培训,以培训促进劳务输出;在每个市州每年直接将1000名农村青年转化为初级技术人员,全省3年内实现直接将5万名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初级技术人员在非农产业 就业的目标,带动数十万名农村青年离乡进城。
版权所有 2011 江山青年网 http://www.21js.com 维护